央广网南京8月10日消息(记者姚东明 刘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离开安徽,长江江面上的风浪比以往要大,终于有了一些乘风破浪的感觉。经过一夜航行,记者的客船今天停靠在江苏南京五马渡码头,抬头一望,几十米处就是郁郁葱葱的幕府山。
幕府山上俯瞰长江美如画(央广网记者 刘军 摄)
蝉噪山更静,江风送爽来。登上海拔只有200多米的幕府山,滚滚长江如同在脚下流淌。在幕府山从事了15年生态治理的黄勇告诉记者,幕府山历史遗存丰富,昔日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幕府山燕子矶一带独占六景。可山体里富含的白云石矿,一度让这些风景消失了。黄勇说:“这是当时南京北边最主要的采石场,没有植物,全是岩石和矿渣,与现在火星拍的照片一模一样,没有水,水渗透掉了。”
黄勇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幕府山上有9个采石场,最多时6000多人放炮开山。200多米高的主峰,被白云石矿削成38米高的小山头,山体水土流失堪比黄土高原。采石场留下的天坑,就像一个巨大的伤疤正对长江。黄勇说:“每天都有进出的石料,机械轰鸣,周围山头堆的都是矿渣,当时灰很大,根本看不见人。合法采矿的有七家,其他非法的采石场至少有二十几家。”
南京市民对幕府山环境被破坏的意见非常大,2000年左右,南京市全面停止开山采石,启动幕府山植被恢复工程,黄勇也从此在幕府山扎下了根。他告诉记者,当时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修复栖建采石场800米长的裸崖和10万多平方米几乎寸草不生的岩石表面。黄勇指出:“岩面坡度很大,大概有70度以上,高度大概有120米。虽然坡很陡,但还是有弧度的,打平台、做沟槽再回土,上面再种些植物。”
凿石开槽、填土植树,幕府山披上绿带(央广网记者 刘军 摄)
黄勇说,这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叫“凿石开槽,填土植树”,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困难。黄勇表示:“岩石面不是很固定,有的地方很松,土质不稳定。第一步把覆土清掉,留下岩石面,再根据现状,有的地方开槽,有的地方开坑,在坑里面培种植土。种植物最难的是前三年,因为它没水,现在基本上都长起来了。”
尹兴芳向记者介绍幕府山特有的植物秤锤树(央广网记者 刘军 摄)
幕燕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工程师尹兴芳,以前是幕府山生态修复的绿化工程技术员,当年她亲手栽下的树苗,如今已经繁茂成林。尹兴芳介绍:“这是幕府山特有的树种,叫秤锤树。当时量少,我们后期在不断地扦插进行繁殖,现在种植了大概有上万棵。”
如今的幕府山已经郁郁葱葱(央广网记者 刘军 摄)
如今的幕府山,生态初步得到修复,优美的环境让周边的可开发地块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在幕府山以南,一个名叫幕府创新小镇的特色小镇正在兴建中。南京鼓楼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许小卫告诉记者,有了前车之鉴,小镇在建设上密度很低,绿地和广场占规划总用地的63.51%,而且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准入门槛很高。许小卫说:“一般大家会考虑到资金成本的压力、银行贷款的利息,我们宁愿等一等。选到优质的、长远发展的产业,对未来创新驱动包括生态保护都是有益的。”
结束了南京的采访,记者明天将抵达扬州,一起去看看“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扬州是否还能寄托心中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