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Z17评测:无边框手感更好 双摄细节需提升
[ 摘要 ]作为努比亚第三代无边框手机,在视觉效果、持握体验、防误触以及边缘触控交互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文/腾讯数码 汪洋
全面屏普及之前,市面上还有一种针对屏幕的创新非常惊艳,业界称之为显示无边框屏幕。一开始是夏普手机最先做出来的,但真正大规模量产并推向市场的,却是国产手机厂商努比亚。
两年前努比亚推出首款试水版无边框手机努比亚Z9,一年后带来了更轻薄的升级版Z11,而就在一周之前,配置更强大的第三代无边框手机努比亚Z17也正式发布。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会抱怨智能手机非常难看的屏幕大黑边,而无边框就是目前介于全面屏与传统手机屏幕之间相对均衡的工业设计解决方案。
这个无边框设计科技感有点强
当今出货量很大的那些产品无一例外都是致敬iPhone的产物,要是从设计角度上来看待这件事,努比亚做得没什么可以挑剔的。
之前我曾经很长时间体验过努比亚Z9和Z11,作为无边框设计的前辈机型,一个最直观的区别就是Z11的重量与厚度大幅降低,毕竟持握体验似乎是这种无边框设计的死敌,这一点努比亚再清楚不过。
努比亚Z17和努比亚Z11在无边框设计上的变化基本上不大了,屏幕已经做到了完全无黑边,显示区域已经可以完整连接手机中框了,机身的宽度依旧是72.3mm,不过重量和厚度相比Z11有小幅上升。毕竟多了双摄,这点差别也几乎体验不出来。
屏幕尺寸上,努比亚Z17仍然是5.5英寸1080P屏幕,显示细腻、触控灵敏。由于机身很窄,你的拇指可以覆盖到手机近乎2/3的屏幕面积。另外弧度也比较贴合手心,所以拿着挺舒服的,就是一点比较让人纠结,手机确实滑手。
一方面是外观上的激进,实际角度出发的话,我更关心的是无边框屏幕日常使用时,会不会存在误触或者不适应的情况。对比之前的Z9和Z11,努比亚Z17在误触上处理得更理想,即使单手操作也不会存在误操作情况,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屏幕最边缘由于受到光学折射原理的影响,还是能看到那么一点彩虹纹儿,不过努比亚应该已经对导光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比起首款无边框产品改善已经很大了。
要说全面屏的手机一大特点就是机身正面不会配备物理或触控按键,但对于那些相对传统的老用户来说,这种设计可能确实有点激进。努比亚Z17则保留了屏幕下方的触控小红圈Home键,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了多任务键与菜单键。
全金属一体化机身的努比亚Z17设计上也比较讲究对称性。手机正面听筒区域与下巴,中框、屏幕、背盖的对称性都比较好,也包括底部扬声器、麦克风、USB-C的开孔对称。后置镜头横向排列,红色金属圈的加入显得很上档次。指纹识别模块选择设置在机身背部也是努比亚一贯的做法。
相比上代Z11,努比亚Z17还有三个细节设计有所改变。首先是取消了耳机孔,之前HTC、乐视手机也都出现过了。取消耳机孔的好处是让手机设计可以更超薄、提升机身金属占比,但缺点是如果你家里之前都是3.5mm耳机,那你只能挂个转接头来听歌了,别担心,努比亚Z17随机附赠了。
另外就是天线的走位。现在最主流的注塑天线都是类似iPhone 7的弧形设计,然而努比亚Z17这次却采用了顶端天线设计方案,好处是背部摄像头区域除了双镜头都是金属覆盖的,用这种设计的,目前应该只有努比亚。
努比亚Z17这次新增加了IP67防水特性,一般情况下的水溅不会对手机造成影响。仔细看手机双卡nano SIM卡槽,会看到边缘处加了一层防水垫圈。
至于颜色选择上,努比亚Z17比之前略有精简,保留了金色、纯黑、黑金与红色,顶配版还有个蓝色可以选。这几个颜色基本上男女喜好都覆盖了。
2300W+1200W像素后置双摄
比起其他手机厂商,努比亚进入双摄领域算是比较晚的,直到今年才相继推出了双摄手机M2以及Z17mini。这两款机型努比亚的双摄方案是黑白+彩色。而努比亚Z17的双摄方案换了个思路,用了和iPhone 7 Plus一样的双彩色摄像头。
其中主镜头1200W像素,搭载索尼IMX362传感器,f1.8光圈;副镜头2300W像素,搭载索尼IMX318传感器、f2.0光圈,双摄镜头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另外前置镜头是1600W像素,光圈f2.0。努比亚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拍照应用,可玩性大幅提升。
在体验双摄时发现,努比亚Z17并没有单独设置两个镜头切换的按键,而是通过手动变焦的方式自然过渡镜头。在室外进光量充足的时候,当变焦到双倍时,此时会从2300W像素镜头切换到1200W像素镜头。不过我发现在暗光环境下测试,副镜头基本上不会开启,双倍变焦之后基本上还是2300W像素镜头起作用。
总体来说,努比亚Z17样张的解析度、细节层次不错,色彩还原适中,不存在饱和度过高的情况。大光圈带来很出色的背景虚化效果,如果切换到f1.8副镜头虚化效果和进光量都更强一些。
暗光拍摄时,如果拍摄亮光源场景,努比亚Z17的抗眩光效果很好,不过光线很暗的地方拍摄,镜头自动拉升ISO增加进光量,但副作用是画面中噪点和涂抹感增加明显。由于不支持光学防抖,对焦速度和快门速度也都会降低。
以下为实拍样张。
双摄变焦
双摄变焦
双摄变焦
双摄变焦
时光相机
时光相机
骁龙835+6GB内存,游戏无压力
作为努比亚旗舰产品,硬件配置自然也是Z17的强项。骁龙835处理器、6GB运行内存、64GB机身存储空间、UFS2.1闪存,支持4G+全网通以及全功能NFC,在2K档价位段算是顶级水平了,尤其是对于那部分游戏玩家来说,努比亚Z17的硬件配置足够你玩转市面上最主流的大型手游。
安兔兔跑分下,努比亚Z17的最终成绩为178822分,我实际测试了NBA2K17以及王者荣耀,流畅度很好,没有任何卡顿,长时间运行游戏手机散热效果很赞。
努比亚Z17内置的是3200mAh电池,由于加入了NeoPower 3.0省电方案,所以中度使用坚持一天一充问题不大,运行NBA2K17游戏40分钟之后(接入WiFi、关闭音量、亮度最大),耗电在12%。持续观看在线高清视频1小时耗电9%。
这里有个细节一定要注意,充电效率上虽然加入了QC4+技术,但随机标配的仍然是18W充电器,也就是适配QC3.0技术的充电器,目前高通还没提供QC4+充电器的技术标准,因此充电速度没办法完全达到QC4+的标准。从0%至100%完整充完电用时88分钟,充电半个小时能充50%的电。
我平时比较喜欢用手机玩游戏打消碎片时间,基本上横屏游戏偏多,比如王者荣耀、龙之谷这类PVP的游戏。单机游戏更喜欢NBA2K17等竞技类游戏。努比亚Z17的无边框显示效果与对称的持握设计无论是在画面效果上还是在操作上都更均衡,至少你不会担心不小心碰到屏幕的某个虚拟按键而全盘皆输。
边缘触控技术有了新玩儿法
系统上没什么多说的,现在国产手机的ROM差异化并不大。曾经MIUI、Flyme技高一筹的优势逐渐被各个手机厂商ROM拉平,而且日常使用个性化也很重要,一套UI并不能走天下。
努比亚Z17使用的是全新的nubia UI 5.0,基于Android 7.1定制,默认UI设计扁平化+多色彩为主,看起来倒是挺整齐统一的。实际使用起来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FIT边缘触控技术。很多时候有人会觉得屏幕上做文章都是华而不实,但努比亚的无边框从一开始就在交互上有自己的想法。
之前的边缘手势主要是边缘上滑或者下滑启动应用,反复滑动可以实现手机加速、双边滑动是调节亮度、边缘双击是快速返回。nubia UI 5.0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边缘内滑,基本上和三星S8的侧边栏有点像,努比亚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个人助理,这里你可以查看到闹钟、出行状态的提醒,或者是最近存储的图片,以卡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可选的模块并不算多,以后如果可以再充分增加一些定制模块就好了。
另外一些改变是软件算法方面的,从去年开始,包括联想、魅族、华为这些厂商都开始让手机ROM与人工智能这个大热点结合,这次努比亚也来了。加入了NeoSmart智能引擎,官方的解释是长期使用可以解决系统卡顿和功耗消耗大的问题,就现阶段来说,有骁龙835的驱动,这手机短时间内肯定卡不了。
基础功能方面,nubia UI 5.0现在的追赶速度很快,包括分屏操作、单手操作、长截图、红包助手、扫码、悬浮来电等都支持,分屏说实话我用的不多,毕竟手机不像电脑,一块屏幕做一件事更靠谱,长截图、悬浮来电都还挺实用的。只是系统的稳定性还需继续增强,有一次想打开相机,却出现应用无法开启的现象,无奈只能重启来解决。
总结:无边框其实只是个开始
总结一下努比亚Z17这款手机,无边框是它最大的卖点所在,作为努比亚第三代无边框手机,在视觉效果、持握体验、防误触以及边缘触控交互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如果你一直都很喜欢这种无边框显示效果但是总担心这看起来华而不实,现在可以打消顾虑了。
视觉冲击效果之外,努比亚Z17在拍照上一直玩儿法很多,现在又多了双镜头,支持两倍双摄变焦以及全像素双核对焦。骁龙835+6GB内存+UFS2.1也算是目前最顶级的硬件水平了。硬件控应该没什么可抱怨的。
售价方面,努比亚Z17的6GB+64GB版售价2799元,这个价位段对手很多,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等都是这个价位段的有力竞争对手。努比亚Z17的优势就是在于外观设计要更吸引人一些,看起来科技感更强,硬件配置显然也要比主打线下的几个品牌更实际,而且努比亚在供货的速度上也不会让消费者纠结太久。
然而另一方面看待努比亚的显示无边框,其实也难免会觉得有些尴尬。虽然一直在设计细节以及交互逻辑上下功夫,但面对来头更猛的全面屏手机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更大的屏幕可视面积会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这方面三星的话语权显然是无人能敌的。按照努比亚总经理倪飞所说的,未来努比亚会做全面屏手机,有了无边框与边缘触控技术作为基础,相信努比亚在处理全面屏的外观设计与功能交互时会有更多思考。
精彩视频推荐
本文系腾讯数码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